色网站免费在线,亚洲欧美日本韩国,亚洲自偷自偷图片在线,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逼逼网站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部門法規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

——更新時間:2023-12-25 11:02:22 點擊率: 1564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23]65號 

現公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

           2、《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修訂說明

中國證監會   


2023年12月22日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

一、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正常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特殊和偶發性,影響報表使用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斷的各項交易和事項產生的損益。

二、非經常性損益的界定,應以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為依據。

在界定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非經常性損益的認定應基于交易和事項的經濟性質判斷;

(二)非經常性損益的認定應基于行業特點和業務模式判斷;

(三)非經常性損益的認定應遵循重要性原則。

三、非經常性損益通常包括以下項目:

(一)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

(二)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但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按照確定的標準享有、對公司損益產生持續影響的政府補助除外;

(三)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非金融企業持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損益;

(四)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

(五)委托他人投資或管理資產的損益;

(六)對外委托貸款取得的損益;

(七)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災害而產生的各項資產損失;

(八)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準備轉回;

(九)企業取得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產生的收益;

(十)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產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當期凈損益;

(十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

(十二)債務重組損益;

(十三)企業因相關經營活動不再持續而發生的一次性費用,如安置職工的支出等;

(十四)因稅收、會計等法律、法規的調整對當期損益產生的一次性影響;

(十五)因取消、修改股權激勵計劃一次性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

(十六)對于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日之后,應付職工薪酬的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

(十七)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

(十八)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交易產生的收益;

(十九)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或有事項產生的損益;

(二十)受托經營取得的托管費收入;

(二十一)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二十二)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

四、公司在編報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或發行證券的申報材料時,應對照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和原則,綜合考慮相關損益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的關聯程度以及持續性,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合理判斷,并做出充分披露。

五、公司除應披露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和金額外,還應當對重大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內容增加必要的附注說明。

六、公司根據定義和原則將本規定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的,應當在附注中單獨披露該項目的名稱、金額及原因;公司將本規定未列舉的項目認定為非經常性損益的,若金額重大,則應單列其項目名稱和金額,同時在附注中單獨披露該項目的名稱、金額及原因,若金額不重大,可將其計入“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列報。

七、公司在披露非經常性損益時應嚴格遵守保密相關法律法規。

八、公司計算同非經常性損益相關的財務指標時,如涉及少數股東損益和所得稅影響的,應當予以扣除。

九、注冊會計師為公司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申請發行證券材料中的財務報告出具審計報告或審核報告時,應對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金額和附注說明予以充分關注,并對公司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及其說明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合理性進行核實。

十、本規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10月31日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08年修訂)》(證監會公告〔2008〕43號)同時廢止。上市公司在披露定期報告時,應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執行本規則對可比會計期間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情況。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修訂說明

為進一步規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披露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中國證監會結合監管實踐,研究修訂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23年修訂)》(以下簡稱《1號解釋性公告》)。現將有關修訂情況說明如下:

一、修訂背景

《1號解釋性公告》對于投資者恰當評價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部分規定與當前市場實際情況不適應,部分規定在實際執行中存在爭議,有必要適時予以調整完善。本次修訂主要解決三方面問題:一是監管實踐中市場反映的突出問題,如非經常性損益認定缺少原則性指引,市場判斷標準不統一;二是部分規定與當前市場環境、發展階段不適配,如金融資產相關列舉項目未能恰當考慮公司開展的所有金融活動;三是隨著監管規則的調整,應相應調整《1號解釋性公告》相關內容,與其他監管規則保持協調一致。

二、主要修訂內容

一是新增三項非經常性損益判斷原則,明確非經常性損益應基于交易和事項的經濟性質、結合行業特點和業務模式、遵循重要性原則進行認定,為公司恰當披露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提供指引。

二是明確實際執行中存在爭議的問題,如規定公司因經營活動不再持續,或因稅收、會計等法律法規調整等而對當期損益產生的一次性影響,應計入非經常性損益,減少實務執行爭議。

三是完善政府補助、金融資產、股份支付相關非經常性損益列舉項目,明確相關業務損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的標準,幫助投資者恰當評價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提升財務信息披露規則與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發展階段之間的契合性。

四是結合近年《企業會計準則》和監管規則修訂情況,完善《1號解釋性公告》相關表述,在股份支付、顯失公允的交易收益等列舉項目上,與發行上市、退市環節有關要求保持一致。

三、公開征求意見的情況

公開征求意見期間,我會共收到相關意見52條,部分意見涉及個別條款的執行安排,已吸收采納其中部分意見,并對相應條款進行修改完善;針對文字表述的意見全部采納吸收。此外,部分意見建議就具體業務或事項作出進一步明確,考慮到行文規范要求,不宜在規則條款中過度細化適用標準,后續將以發布案例等形式提供實踐指引;還有部分意見對規則的理解不完全準確,無需修改具體條款,后續在執行過程中加強培訓指導。

特此說明。

證監會修訂發布兩項財務信息披露規則

日期:2023-12-22        來源:證監會

為完善資本市場財務信息披露規則,進一步規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修訂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以下簡稱《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以下簡稱《1號解釋性公告》),優化調整兩項規則部分規定條款。

《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明確重要性判斷原則,要求公司披露重要性標準確定方法和選擇依據。二是減少冗余信息披露,避免重復披露,提升財務報告可讀性。三是壓縮模版化披露空間,要求公司結合自身情況充分披露重要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不得照搬照抄《企業會計準則》。四是細化重要報表項目附注披露要求,便于投資者充分了解公司情況。五是增設專節明確研發支出附注信息披露要求,引導市場各方恰當評價公司科技創新能力。此外,本次修訂結合近年《企業會計準則》和資本市場監管規則的調整,對收入、企業合并等披露要求予以完善,保持監管規則協調一致。

《1號解釋性公告》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新增三項非經常性損益判斷原則,為公司恰當披露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提供指引。二是明確實際執行中存在分歧的問題,減少實務執行爭議。三是完善政府補助、金融資產、股份支付等相關非經常性損益列舉項目,提升規則與當前資本市場環境之間的契合性。四是結合近年《企業會計準則》和監管規則修訂情況完善相關表述,在股份支付、顯失公允的交易收益等列舉項目上,與發行上市、退市環節有關要求保持一致。

《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與《1號解釋性公告》的修訂,將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財務信息披露規則執行效果,進一步提高財務報告的可讀性與決策有用性。前期,證監會已就規則修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方總體表示認可支持。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夯實制度基礎,督促各類相關經營主體有效執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不斷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助力資本市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