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202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提升會計管理工作水平,推動會計事業再上新臺階,現將《關于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一并貫徹落實。
一、充分認識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
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財會監督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新時代會計改革與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會計領域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各級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要深刻認識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為進一步加強會計管理工作、推動會計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創造有利條件,確保《指導意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準確把握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
各級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全面學習領會《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準確把握“系統構建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的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的工作目標,準確把握“五個堅持”的工作原則,準確把握整體提升會計管理工作“五化”水平的任務措施,深入理解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依托和外延,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和積極性,努力開創會計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認真做好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貫徹落實
各級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機構、人員、經費、技術保障,抓好《指導意見》各項任務措施的貫徹落實。同時,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對影響《指導意見》落地和制約會計管理工作體系運轉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具體方案或配套措施,確保會計管理工作體系順暢運行、會計管理工作高效開展。
各地區、各單位要密切關注《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加強跟蹤指導,相關問題和建議及時報送財政部。
附件:關于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財政部
2023年1月17日
附件:
關于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會計是宏觀經濟管理和市場經濟活動的基礎。會計管理工作關系著會計信息質量和資源配置效率,關系著社會公眾利益和市場經濟秩序,對于加強財會監督、促進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完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會計管理工作體制,強化各級財政部門會計管理職能,優化各類保障機制,是提升會計管理工作水平、促進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會計領域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會計管理工作的職責范圍不斷拓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但同時也要看到,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機遇和新挑戰,基層會計管理職能有待強化,會計監管手段和方式有待創新,各方力量有待進一步整合。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推動新時期會計事業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會監督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會計管理工作法治化、專業化、數字化、協同化、國際化水平,系統構建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的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會計管理效能,著力推動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財政管理工作全局,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貢獻。
(二)工作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到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各項工作始終在黨的領導下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堅持問題導向,促進事業發展。立足“管制度、管行業、管隊伍”的會計管理基本職能,把握標準制定和實施“兩個重點”、行業和隊伍“兩個管理”、法治化和數字化“兩個支撐”、職能對內和對外“兩個拓展”的會計管理工作格局,圍繞“整頓行業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健康發展”的“整、建、促”會計管理工作主線,將服務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貫穿始終,著力解決好制約上述管理目標實現的突出問題。
——堅持系統觀念,強化頂層設計。針對建設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這一基礎性工程,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聯動、各司其職,做好任務統籌、資源統籌、地域統籌,研究相關支持政策,充分激發各方面干事創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堅持守正創新,注重與時俱進。堅持會計管理工作根本目標,切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宏觀經濟科學決策。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把握提升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新要求、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挑戰、適應協同治理新變化、立足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形勢,圍繞經濟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手段,完善制度機制,改進工作方式,增強工作實效。
——堅持閉環管理,形成整體合力。牢固樹立閉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打造前后銜接、持續改進的管理閉環,推動政策制定、實施、監管等各環節之間的有機銜接和相互促進。推動各環節信息共享、協同發力,持續優化政策執行效果,提升監管的精準性和政策制定的針對性。
二、順應法治化要求,把強化監管職能作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為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要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依法強化監管職責職能,按照持續一體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的要求,有效落實行政管理、執法檢查和行業自律職能。
(三)強化行政管理。各級財政部門要嚴格履行主管部門職責,扎實推進依法行政,按照法定職責和法定關系,全面履行會計管理職能,切實強化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等會計法律法規引領作用,指導和督促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規范和監督注冊會計師行業和代理記賬行業,管理和服務會計人員。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動簡政放權,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嚴格行政許可條件審核,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及時完善政策制度,堵塞監管漏洞。優化監管力量配置,重點向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傾斜,著力解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升會計審計工作質量。
(四)強化執法檢查。各級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要聚焦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以及會計審計領域突出問題,加大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力度,堅持“從嚴監管,從嚴執法”,嚴厲打擊會計審計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嚴格依法依規落實監督檢查職能,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持續提升監督檢查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創新和完善執法檢查方式,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強化“互聯網+監督”、數字監督、智慧監督,不斷提升監督檢查效能。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骨干人才培養和執法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統籌監管資源,推動執法力量下沉,配齊配強與執法檢查任務相適應的工作力量,保障必要的執法條件。
(五)強化行業自律。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加強對各省級注冊會計師協會工作的監督、指導和統籌,不斷完善行業自律監管手段,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貼近行業開展日常監管的優勢作用。切實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職業準則體系對專業服務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并有效運用自律監管措施,不斷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增強行業誠信觀念,推動行業全體從業人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不斷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專兼職檢查人員庫建設機制建立一支職業道德優良、業務精湛、能進能出的檢查隊伍,持續提升自律監管能力。配合監督機構開展聯合監管,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代理記賬行業協會要加強自律管理,并做好會員服務。
三、順應專業化要求,把專業資源整合作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
會計領域的深刻變革和會計職能的不斷拓展,對會計管理工作的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迫切需要加大專業資源整合力度,切實提升行業專業能力。
(六)整合教育考評資源。充分發揮各級考試管理機構和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在考試、繼續教育、人才評價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完善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為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選拔和儲備基礎人才力量。加強國家會計學院董事會辦公室的統籌協調、服務保障職能,支持促進北京、上海、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高質量發展,堅守高端培訓辦學使命,打造財會人才培養主陣地;堅定特色發展辦學方向,形成差異定位協同發展新格局;堅持資源整合辦學策略,共建攜手共進合作共贏大平臺。注重發揮地方財政部門培訓機構作用,加強支持和指導。整合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培訓力量,加強會計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作用,聚焦推動會計專業學位教育事業發展,在學科建設、培養模式、教學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著力培養高學歷應用型專業人才。
(七)整合專業智庫資源。建好用好各類委員會和咨詢專家機制,不斷發揮委員和咨詢專家咨政建言、溝通協調和輿論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各級各類高端會計人才作用,加強人才使用。注重發揮中國會計學會和地方會計學會資源優勢,團結凝聚學會會員和各界力量,把會計學會建設成為組織會計學術研究的中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借助社會智庫力量,圍繞會計領域重大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同時在政策制定中廣泛聽取社會智庫的意見建議,支撐科學決策。
四、順應數字化要求,把監管服務平臺作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
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要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和應用監管服務平臺,持續提升數據分析和運用能力,加強行業信用管理,強化行業運行預警預測,不斷提升監管工作規范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八)持續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平臺。堅持有利于統一監管服務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目標導向,堅持有利于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管理、方便信息上報的需求導向,持續優化、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平臺管理權限和功能設置,實現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全生命周期監管與服務事項“統一部署、一網通辦、互聯互通”。堅持以用促建,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驗證碼”的廣泛使用和社會認同。推動各級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和會計師事務所全面使用統一監管平臺辦理行政許可、行政監管、自律管理等各類事項,建立統一監管平臺監測情況定期報告機制。
(九)全面升級全國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健全全國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電子證照應用功能,構建代理記賬機構登記注冊、告知承諾審批及事后核查、年度備案、變更登記、注銷撤銷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代理記賬行業協會備案功能,優化備案申請、報告報送、信息變更、注銷等業務辦理流程,實現動態監管。推動全國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務服務平臺建立數據接口,實現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開發全國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拓展功能,豐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和政策信息發布模塊,加強行業監管。
(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會計人員管理服務平臺。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集成會計人員信息采集、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價、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信用信息管理等功能,建立會計人員權威數據庫,探索推動信息化手段和工作流程融合,實現各級財政部門對會計人員的有效管理和服務。推動全國統一會計人員管理服務平臺與相關部門服務平臺等建立數據接口,實現會計人員實名認證、學歷學位信息實時校驗等,便利會計人員信息采集、關系劃轉和考試服務。
五、順應協同化要求,把工作機制建設作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
會計管理工作面向廣大會計主體、會計行業和會計人員,涉及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切身利益,涉及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涉及財政部門內部各機構有效銜接和各部門間協調配合。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要充分依靠各方共建共治,實現央地聯動、部門協同、社會參與。
(十一)完善央地聯動機制。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完善國務院財政部門、中央有關主管單位、省級財政部門、市縣級財政部門分級管理工作體系,強化各級履職重點。國務院財政部門加強全國會計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會計標準體系,指導、協調和督促各地財政部門加強準則制度實施、行業治理、人員管理,加大力度組織推進平臺建設,財政部各地監管局根據國務院財政部門統一部署,承擔會計監督檢查工作;中央有關主管單位負責指導中央國家機關會計事務,做好會計人才評價和培養等工作;省級財政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會計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強化會計準則制度宣貫實施和問題收集報送、注冊會計師行業日常監管和行政執法檢查等方面職能,合理配置省級以下各層級間職責,細化任務分工,強化政策和資金保障,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市縣級財政部門抓好一線服務和監管,重點做好代理記賬行業管理和會計人員管理,積極配合省級財政部門做好相關工作。要不斷健全完善央地定期會議機制、征求意見機制、信息報送機制、工作通報機制、經驗交流機制及工作聯系點機制等聯動機制。
(十二)優化部門協同機制。暢通財政部門內部協調機制,各級會計管理機構要在準則制度實施、行業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等領域加強與監督機構、考試管理機構和注冊會計師協會等機構之間的統籌協調、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實現會計管理工作全流程閉環管理。要圍繞“管制度、管行業、管隊伍”的職能定位,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積極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整合監管資源,加強監管政策銜接和監管數據共享,及時協調解決會計管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相關監管部門的協同作用,形成監管合力。
(十三)健全社會參與機制。拓寬社會參與共建共治的渠道,發揮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各類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各類主體建立健全會計職能和崗位設置,動員廣大會計人員發揮專業優勢、依法監督履職。用好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機構等社會監督服務力量,有效促進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有效發揮投訴舉報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投訴舉報事項辦理機制,做好投訴舉報反饋工作。通過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公示公告等方式,充分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公眾監督作用,增強會計管理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六、順應國際化要求,把提升參與會計國際治理能力作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
在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要按照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的要求,努力提升國際視野,深刻把握國際規則,積極參與國際治理,進一步提升會計管理工作國際化水平。
(十四)全面參與會計國際治理。積極參與會計國際治
理體系各個層級、各項機制,在多雙邊會計交流合作國際場合主動發聲,有效參與會計國際治理事務,展現大國責任與擔當,體現與中國發展水平、綜合實力相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十五)用好多雙邊交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會計準則委員會在技術研究、交流合作、智庫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組織動員各級財政部門、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以及企事業單位等積極參與對外會計交流合作。在各類多雙邊機制中,發揮引領議題討論、協調立場觀點、推動解決區域會計實務問題的作用,積極發展全球會計領域伙伴關系,不斷拓展會計國際交流合作范圍,提升中方影響力,為我國深度參與會計國際治理創造有利環境。
(十六)構建高水平會計市場對外開放格局。有序有力推進我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會計審計準則等效互認,為降低中國企業境外投融資成本、推進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奠定會計標準和制度基礎。深化會計服務市場對外開放,推進會計服務行業融合發展。不斷完善會計審計跨境監管合作機制,尋求靈活務實的跨境監管合作途徑和方式,維護國家信息數據安全和企業合法權益。
七、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為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財政會計干部隊伍是會計管理工作的實施主體,是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依靠力量,是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的決定因素。推進現代會計管理工作體系建設,必須打造一支專業化、復合型、國際范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以適應新時代要求,堪當會計改革與發展重任。
(十七)加強干部力量配備。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會計管理機構、監督機構及相關直屬單位的機構建設,優化職能配置。同時,各省級財政部門注重結合職能履行和業務開展,加強對市縣級財政部門會計管理、監督等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的指導,強化財政會計干部隊伍建設。
(十八)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大力加強財政會計干部隊伍教育培訓,整合各類資源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分級分類分崗位組織專題培訓和業務培訓。創新教育培訓方式,鼓勵基層干部跟班參與各類高端會計人才培訓,著力打造業務精通、本領過硬的干部隊伍。
(十九)加強干部選拔培養。建立會計管理骨干人員培養機制,加強掛職、借調等崗位鍛煉和工作交流,暢通晉升渠道,突出人崗相適,優化隊伍結構。及時發現、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加大對基層一線和條件艱苦地區干部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建好用好各級各類會計人才庫,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注重涉外人才培養,集聚優秀人才服務會計事業。
信息公開選項:依申請公開
抄送:中直管理局財務管理辦公室,國管局財務管理司,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財務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財政部辦公廳2023年1月17日印發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