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1日,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發布。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五方面被分為32個小點,首當其沖仍是糧食安全,文件針對增強糧食生產能力提出了許多細化要求,包括永久農田劃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以及投融資等等。同時也提出,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合理安排農業產業發展優先順序。
一號文件之所以仍然關注農業,主要在于農業是新四化同步的短板。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現實與歷史的重大任務。此外,在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農業發展要主動適應這一轉變。
除此以外,農業自身發展面臨新的矛盾和問題。一方面,資源約束矛盾;另一方面,生態環境受損,資源利用開發的強度過大,農業生產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
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到,雖然中國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但是農業面臨四大難題:
一、遭遇“天花板”,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已經全面超過國際價格;
二、“地板”抬高,農產品成本仍在不斷上升;
三、補貼“黃線”,加入WTO的承諾使得“黃箱政策”的補貼不能再繼續增加;
四、生態環境對農業亮起了紅燈。
這就要求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質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應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
促進農民增收
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此次一號文件提出要保證農業農村投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了讓市場對農產品進行定價,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2015年文件規定,將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總結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
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到,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上述知情人士稱,要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因此這次文件鼓勵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
對于工商資本下鄉,中央多次強調嚴禁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民土地。2015年文件要求,土地經營權流轉要尊重農民意愿,不得硬性下指標、強制推動。盡快制定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的準入和監管辦法,嚴禁擅自改變農業用途。
此前多名農業學者對本報記者表示,企業經營和農戶經營要有分工。企業要干適合自身的,不要跟農民去搶。根據國際經驗,不是一種經營主體代替另一種經營主體。
土地確權“總體上要確地到戶”
值得關注的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這兩方面內容在2015年一號文件中都有所涉及。
對于前者,對土地等資源性資產,要重點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對非經營性資產,重點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集體統一運營管理有效機制;對經營性資產,重點是明晰產權歸屬,將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和收益分配制度。
至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一直備受矚目。文件再次強調三個前提: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分類實施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