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具體安排
為實施本協議,雙方議定具體安排如下:
一、適用范圍
(一)適用對象
1、本協議所稱居住者(居民),按各自稅務規定對居住者(居民)的定義處理。但不包括僅就該一方所得而負有該一方納稅義務的人。
2、雖有前述規定,依第三方法律設立的任何實體,其實際管理處所(機構)在協議一方者,視為該一方的居住者(居民)。
3、前述實際管理處所(機構),指企業實際作出其整體營業所必須的重大管理及經營決策的處所(機構)。所稱實際管理處所(機構)在協議一方,指企業同時符合下列規定者:
(1)作出重大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及人事管理決策的人為該一方居住的個人或總機構在該一方的企業,或作出該等決策的處所(機構)在該一方。
(2)財務報表、會計賬簿紀錄、董事會議事錄(董事會議記錄)或股東會議事錄(股東會議記錄)的制作或儲存處所(機構)在該一方。
(3)實際執行主要經營活動的處所(機構)在該一方。
4、個人同為雙方居住者(居民)時,其身分按永久住所、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地、經常居所依序決定。對居住者(居民)個人身分的決定如有疑義,或個人以外的人同為雙方居住者(居民)時,由雙方稅務主管部門商定。
(二)適用現行稅目(稅種)
臺灣方面為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
大陸方面為個人所得稅及企業所得稅。
二、常設機構及營業利潤
(一)常設機構
1、本協議所稱常設機構,指企業從事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營業場所。包括:管理處、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工作場所、礦場、油井或氣井、采石場或任何其他天然資源開采場所。
2、建筑工地、營建(建筑)或安裝工程或與其有關的監督管理活動,以存續期間超過十二個月者,構成常設機構。
3、一方企業直接或通過雇員或雇用的其他人員,在另一方為同一個計劃案(項目)或相關聯的計劃案(項目)提供的服務(勞務),包括咨詢服務(勞務),僅以在有關納稅年度開始或結束的任何十二個月連續或累計超過一百八十三天者,構成常設機構。
4、常設機構不包括下列情形:
(1)專為儲存、展示或運送(交付)屬于該企業的貨物或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設施。
(2)專為儲存、展示或運送(交付)的目的,或專為供其他企業加工的目的,而儲備屬于該企業的貨物或商品。
(3)專為該企業采購貨物或商品或搜集信息的目的,或專為該企業從事廣告、信息提供、科學研究或具有準備或輔助性質的類似活動,所設置的固定營業場所。
(4)專為從事以上活動的結合所設置的固定營業場所。但以該結合的固定營業場所整體活動具有準備或輔助性質者為限。
5、代表一方企業的人(具有獨立身分的代理人除外),有權以該企業的名義在另一方簽訂契約,并經常行使該權力,其為該企業所從事的任何活動,視為該企業在另一方有常設機構。但其經由固定營業場所僅從事前述常設機構不包括情形的活動,該固定營業場所不視為常設機構。
6、一方企業僅通過經紀人、一般傭金代理人或其他具有獨立身分的代理人,以通常的營業方式(以常規的經營方式),在另一方從事營業者,不得視為在另一方有常設機構。
7、一方居住者(居民)公司,控制或受控于另一方居住者(居民)公司或在另一方從事營業的公司(不論其是否通過常設機構或其他方式),此項事實不使任何一方公司構成另一方公司的常設機構。
(二)營業利潤
1、一方居住者(居民)企業如經由其在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從事營業,另一方可就該企業的利潤課稅,但以歸屬于該常設機構的利潤為限。
2、一方居住者(居民)企業通過其在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從事營業,雙方在歸屬該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將該常設機構視為在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從事相同或類似活動的獨立企業,并以完全獨立的方式與該常設機構所屬的企業從事交易所應獲得的利潤相同。
3、計算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準予減除為該常設機構營業目的而發生的費用,包括行政及一般管理費用,不論該費用在何處發生。
4、如果一方慣例依企業總利潤按比例分配予所屬各單位利潤的方法,計算確定應歸屬于常設機構的利潤,前述規定不得排除該一方的分配慣例。但采用該分配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應與前述規定的原則一致。
5、常設機構僅為該企業采購貨物或商品,不得對該常設機構歸屬利潤。
6、前述有關常設機構利潤的歸屬,除有正當且充分的理由外,每年應采用相同方法確定。
7、利潤中如包括本協議營業利潤以外的所得項目,各該所得項目的規定不受本規定影響。
三、關聯企業
(一)本協議所稱關聯企業,指企業間有下列情況之一:
1、一方企業直接或間接參與另一方企業的管理、控制或資本。
2、同一人直接或間接參與一方企業及另一方企業的管理、控制或資本。
(二)關聯企業間商業或財務關系方面所設定的條件不同于獨立企業,以致本應歸屬而未歸屬于其中一企業的利潤,可以計入該企業的利潤,據以課稅。
(三)一方已對前述本應歸屬而未歸屬于該企業的利潤課稅時,另一方如認為該項調整符合常規交易(獨立交易)原則,應對該部分利潤所課征的稅額作適當調整。在確定此項調整時,應考慮(考慮)本協議其他相關規定,如有必要,雙方稅務主管部門應相互協商。
四、海運及空運收入
(一)本協議所稱海運及空運收入,指以船舶或航空器經營海、空運輸業務的收入及利潤,并包括下列項目:
1、以計時、計程或光船方式出租船舶或航空器。
2、使用、維護或出租運送貨物或商品的貨柜(包括貨柜運輸的拖車及相關設備)。
前述使用、維護或出租應以船舶或航空器經營海、空運輸業務的附帶活動為限。
(二)參與聯營或其他經營機構取得的收入及利潤,屬于本協議規定的海運及空運收入及利潤范圍,但以歸屬于參與上述經營的比例所取得的收入及利潤為限。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