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网站免费在线,亚洲欧美日本韩国,亚洲自偷自偷图片在线,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逼逼网站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法規解讀

投資過程中的涉稅風險

——更新時間:2015-05-28 05:25:04 點擊率: 3044

在互聯網+的時代,中國經濟從未有過如此激蕩的變化,資本經濟大潮撲面而來,更多的人投入到弄潮兒的隊伍之中。資本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個人投資有哪些稅收風險呢?

投資時
    1.貨幣性資產投資。該方式存在的稅收風險是在認繳制度下,投資額為實際繳納的金額而不是認繳金額,如果在未完成認繳期間將股權轉讓,在計算稅款時允許扣除的金額是實際繳納的金額,因此在股權轉讓協議中一定要明確雙方對未認繳部分是如何處理的,否則會導致多繳稅款。

2.非貨幣資產投資。目前,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在投資時就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盡管有5年內分期繳納的稅收優惠,但在投資前一定要對稅收負擔做到心里有數,千萬不要出現“尚未經營,繳稅百萬”的悲劇。

3.代持股。目前在法律上對代持股問題爭論較多,在稅收上,除了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9號對限售股代持問題加以承認之外,基本上只承認股權的顯名股東,代持股之間的更名視為股權轉讓,需要繳納稅款。

4.債轉股。對債轉股,債務的額度就是股東的投資額。該過程不產生稅收風險。

持有投資期間
    5.股息紅利分配。在持有股權期間,無論是以現金還是非貨幣性資產對股東進行分配,都要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分配的非貨幣性資產涉及房產、股權等資產,還需要對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確定。

6.增資。目前,除用非貨幣性資產增資(參照本文上面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稅收風險)外,目前沒有稅務文件明確對增資過程征收稅款。但本人認為,不公平增資應視同股權轉讓。

7.轉增股本(資本)。目前,除用溢價產生的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資本)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外,用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資本),都需要按照轉增額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轉讓時
    8.出售股權。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67號)文件,股權轉讓應按照財產轉讓征收個人所得稅。對股權的賣價是否公允、股權原值如何確定、稅務機關是否核定等問題都存在稅收風險。對于股權轉讓后取得的后續收入,要并入此次轉讓所得中征稅,但后續產生的損失,稅務機關不予考慮,也不允許退稅。

9.公司回購股權。無論誰接手股權,對放棄股權方都視為股權轉讓,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10.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被投資企業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以公開發行方式一并向投資者發售。雖然沒有轉讓協議,但仍然視為股權轉讓。

11.股權被司法或行政機關強制過戶。雖然非主觀愿意,仍視為股權轉讓。

12.以股換股。雙方均視為股權轉讓,與出售股權的稅收風險相同,但有可以分期5年繳納稅款的優惠。

13.除以股換股之外的以股權進行其他非貨幣性交易。雖然轉讓方沒有獲得現金,但仍視為股權轉讓,納稅義務發生后就要全額繳納稅款,無法享受分期5年繳納稅款的優惠,且存在稅務機關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和取得的非貨幣性資產要進行評估的雙重風險。

14.以股權抵償債務。表面上沒有所得,但仍視為股權轉讓,納稅義務發生后就要全額繳納稅款。

15.股東撤資。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1號文件規定,對個人因各種原因終止投資、聯營、經營合作等行為,視為股權轉讓,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16.減資。目前沒有稅務文件明確對減資按照股權轉讓征收稅款。但本人認為,造成股權比例發生變化的減資應視為股權轉讓。

17.合并分立等重組行為。對個人股東而言,只要投資企業、投資比例發生變化,均視為股權轉讓,在重組時就產生納稅義務,如果符合以股換股的條件,可享受分期5年繳納稅款的優惠。

18.改制。對企業改制,就是按照凈資產進行折股,因此對于個人股東,應該對企業留存收益部分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19.轉讓企業內部股權。對于根據相關法律、政府文件或企業章程規定,并有相關資料充分證明轉讓價格合理且真實的本企業員工持有的不能對外轉讓股權的內部轉讓,可以低價或平價轉讓股權,也就是說不會產生稅款。目前很多稅收籌劃都想利用這條實現合理避稅的目的,但是我奉勸您,這種內部股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權,它是那種只作為取得股息紅利依據的股權,只存在于企業內部不能對外轉讓,因此,如果你想通過修改企業章程規定不能對外轉讓而實現合理避稅,一定是空歡喜一場!

20.贈與或無償讓渡股權。2015年1月1日前,對贈與或無償讓渡股權不征稅,因而很多人通過制定陰陽合同而逃避稅款。目前,非合理性的贈與或無償讓渡股權要視為股權轉讓,對贈與人或讓渡人要核定轉讓收入,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這個合理性,目前文件只明確直系親屬之間的贈與視為合理,其他原因是否為合理需要稅務機關界定,能否過關,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用這個方法籌劃已經out了。

企業清算時
    21.取得低于投資成本的資產。按照財稅〔2009〕60號文件規定,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分得的剩余資產的金額,其中相當于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按該股東所占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剩余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額,超過或低于股東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東的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舉例說明,某個人當初投資100萬元,占100%股權,企業清算前有累計盈余10萬元,假如企業清算后分得80萬元,一般理解投資虧了,沒有投資所得不應該繳稅。但按照文件,企業清算前賬上有累計盈余10萬元,所以該股東清算分得的80萬元中的10萬元要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2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22.取得高于投資成本的資產。按照財稅〔2009〕60號文件,股東要交兩部分稅款。仍按上例,假如企業清算后分得130萬元資產,則其中10萬元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2萬元的個人所得稅,其中20萬元(130-10-100)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4萬元的個人所得稅,一共需繳納稅款6萬元。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