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中,多家大企業財務總監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他們應對稅務機關自查時都在打心理戰——如果在自查環節補繳的稅款較少,在后續的審計或稽查環節補繳的稅款較多,稅務機關會覺得“有面子”,從而盡快收官;如果自查環節補繳的稅款過多,后續的審計或稽查環節補繳的稅款較少,審計人員或稽查人員往往會覺得“沒有面子”,進而加大審計或稽查力度,最終查補的稅款有可能更多?;诖耍酝暮芏嘧圆槎紱]有做實、做細。
隨著以風險為導向的稅收管理逐漸成為稅務機關的共識,各級稅務機關現在越來越在意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體系是否完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查補稅款的多寡。在這種轉變之下,大企業越來越看重自查。
在王冬生看來,自查不能原地踏步,而應每自查一次就要提升一次。他告訴記者,大企業光在思想認識上重視自查還遠遠不夠,必須在具體行動上把自查做深、做細。比如,每次自查之前,應該對參與自查工作的企業稅務人員和財務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如果自身的力量不足,就應該及時請稅務機關或中介機構專家幫助培訓。比如,公司領導層對自查也要高度重視,這樣,自查發現的稅務風險,涉及哪個部門,公司領導層就應要求哪個部門按照要求改正,下次自查還發現問題的,就應該追求相關部門的責任;比如,如果在自查階段發現某個稅收政策本身有問題,就應該寫報告,鍥而不舍地要求相關部門修訂,否則同樣的問題下一次還會出現……
談起政策修訂,中石油集團公司財稅價格部稅務處處長楊惠杰發現,近年來稅務機關正加速修改可能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一些稅收政策。盡管目前仍然有一些稅收政策有待完善,但畢竟這讓大企業感受到了稅務機關的努力,也讓大企業感受到管控稅務風險是稅企共同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大企業,更應該珍視稅務風險自查的機會,在這個環節做好稅務風險識別和應對的工作,并力求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如果大企業通過自查發現問題,及時補繳稅款,并消除風險因素,可以停止違規行為的累積或者惡化,必然減少滯納金或者罰款的損失。
在采訪中,也有大企業代表反映,稅收自查是在稅務機關組織和輔導下,企業對自身涉稅事項的自我糾正,是鼓勵企業將稅收管理由事后提到事前和事中的重要方式,應該大力提倡。但是,對企業自查環節發現的問題究竟如何處理,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規定。稅務機關一般只要求補繳稅款即可,有時候需要繳納滯納金,個別時候還需要繳納罰款。在具體操作環節,各地稅務機關的處理方式也有差異,標準并不統一。因此,建議在國家層面統一各地對大企業自查環節的稅收征管口徑,給大企業一個穩定的預期,引導大企業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自查。
借力好行舟:按稅務提示自查更高效
中國航空結算公司財務總監劉倩:“目前稅務機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都非常先進,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過了大企業。在自查階段,自己摸索不如按照稅務機關的提示按圖索驥?!?
在自查環節向稅務機關借力,已經逐步成為越來越多大企業的共識。
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管理三處處長王福凱在論壇上表示,在這幾年的實踐當中,各級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在服務和管理大企業方面做了很多嘗試。比如,花費了相當的人力和精力開發了自查軟件,及時根據政策的變化對自查軟件的條款進行更新、完善,從企業集團總部到最基層的成員企業都進行了稅務風險的排查,系統地梳理了大企業的稅務風險?!斑@些工作成果,如果大企業能夠積極地應用到具體的稅收管理實踐中去,對提高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能力會有很大幫助?!蓖醺P剛剛講到這里,一位坐在記者前排的大企業負責人就低聲評價說。
對基層稅務機關的個性化服務成果,一些大企業財稅負責人同樣感到“很震撼”。比如,從2011年開始,北京市國稅局就開始向大企業推送“兩函一書”,效果顯著。其中,《重大涉稅事項問詢函》主要作用是糾正大企業的認識偏差,《重大涉稅事項提示函》主要作用是糾正大企業的行為偏差,《重大涉稅事項稅收遵從指導書》則既糾正認識偏差,又糾正行為偏差。2012年~2014年,北京市國稅局各分局共下發“兩函一書”1400余份,提示稅務風險800多個,企業經提示自查補稅2.37億元,加收滯納金2000多萬元。
中國航空結算公司財務總監劉倩結合以往自查的經歷表示,目前稅務機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都非常先進,甚至在很多方面超過了大企業。因此,在自查階段,自己摸索不如按照稅務機關的提示按圖索驥。劉倩表示,目前,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是稅企共同追求的目標。在開展稅務風險自查以前,他們也曾經自己摸索過,但是總感覺到很吃力。但是,在第一次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自查后,發現稅務機關提供的自查提綱非常好用。只要對照自查提綱把所有的問題挨個篩查一遍,很多稅務風險就自動“冒”了出來。然后再順著這些稅務風險往下分析:哪些環節容易產生稅務風險?為什么會出現稅務風險?究竟是誰的責任?怎么應對才是有效的?把這些問題搞清楚,稅務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自然一目了然?!敖柚悇諜C關的自查提綱,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眲①徽f。
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林軍表示,稅務風險貫穿于企業納稅的全過程,而稅務中介機構提供的是恰恰是全方位、全過程的稅務服務。無論是化解稅務風險,還是解決稅務爭議,包括中稅網在內的稅務中介機構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并且還有“健康體檢”這樣的專門服務,是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好助手。因此,需要開展自查的大企業,也不妨借助稅務中介機構的力量。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