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网站免费在线,亚洲欧美日本韩国,亚洲自偷自偷图片在线,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逼逼网站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勞動社保及公積金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銀保監發〔2018〕23號

——更新時間:2018-05-21 02:51:07 點擊率: 6297

第四章 銷售管理

      第二十條 保險公司應當加強對稅延養老保險銷售人員的培訓與管理,提高其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不得引導或縱容銷售人員進行違背誠信原則的活動。

      第二十一條 鼓勵保險公司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移動終端等互聯網模式銷售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簡化投保流程。

      第二十二條 保險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應當對B類產品進行利益演示,并就長期資金的合理投資收益預期和利益演示的不確定性向參保人進行充分解釋說明。B類產品適用兩檔演示利率,第一檔演示利率為保底收益率(年復利),第二檔演示利率上限為4.5%(年復利)。

      C類產品不得進行利益演示。

      第二十三條 保險公司應當對購買C類產品的參保人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協助參保人選擇產品。參保人年齡大于55周歲的,保險公司不得向其銷售C類產品。

      參保人每次交費(含轉入產品賬戶價值)時,購買C類產品不得超過其當次交費的50%。參保人進行產品轉換時,C類產品賬戶價值不得超過其全部產品賬戶價值的50%。

      第二十四條 保險公司不得誤導公眾,不得夸大投資收益,不得強制搭售其他商業保險產品。

第五章 業務管理

      第二十五條 保險公司應當通過中保信平臺,對參保人身份等信息進行驗證,符合條件方可承保。

      第二十六條 保險公司在確認收到參保人交費后,應當為參保人開具發票和保險憑證,載明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名稱和交費金額等信息。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稅延養老保險業務保險憑證管理制度,保險憑證應當由保險公司總公司統一設計、印制或授權分支機構印制,并建立樣本檔案。

      第二十七條 參保人以中保信平臺出具的稅延養老保險扣除憑證為扣除憑據,扣除憑證可通過中保信平臺獲取。

      第二十八條 試點期間,參保人達到規定條件領取養老年金、退保或理賠時,保險公司在參保人購買稅延養老保險的最后一次交費地辦理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

第六章 投資管理

      第二十九條 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應當遵循安全審慎、長期穩健原則,根據資金性質開展資產負債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追求長期保值增值,確保資金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

      第三十條 稅延養老保險資金可委托符合條件的投資管理人進行投資管理。

      保險公司應當優先選擇具備長久期負債資金管理經驗,具有完善的資產配置體系,固定收益投資、權益投資和另類投資經驗豐富,風險管控機制健全的投資管理人。

      第三十一條 不同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應當設立單獨的投資賬戶,并在資產隔離、資產配置、投資管理、估值核算等環節,獨立于自有資金和其他保險產品。

      第三十二條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健全稅延養老保險業務資金運用的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定期對資產負債管理、資產配置、業務策略和投資策略、風險狀況等進行識別、監控和評估,防范和化解風險。

      第三十三條 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資金運用,在資金運用范圍、比例限制、投資能力、投資管理等方面應當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規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章 財務管理

      第三十四條 保險公司應當對稅延養老保險業務進行單獨核算,單獨出具利潤表等財務報告。

      第三十五條 保險公司應當加強稅延養老保險的資金管理,按照收支兩條線的要求,嚴格劃撥和使用資金。

      第三十六條 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費用分攤有關規定,對稅延養老保險進行費用認定和分攤。

      第三十七條 保險公司應當據實列支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經營管理費用,加強費用控制力度,提高費用管理水平。

第八章 信息平臺管理

      第三十八條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中保信開發建設中保信平臺,并與稅務系統、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等進行對接,為稅延養老保險的賬戶管理、信息查詢、稅務稽核、業務監管等提供基礎性服務。具體包括以下服務功能:

      (一)資金賬戶校驗,登記參保人的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并進行唯一性校驗;

      (二)賬戶信息管理,記錄參保人稅延養老保險有關信息,支持稅延養老保險的承保、產品轉換等信息的集中和處理,支持有關涉稅操作等;

      稅延養老保險有關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個人權益信息和個人稅前扣除信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參保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首次參保日期、資金賬戶等;個人權益信息,包括交費明細、費用支出、產品賬戶收益、產品賬戶余額、養老年金給付等;個人稅前扣除信息,包括累計已扣除金額、待扣除金額等。

      (三)扣除憑證出具,為參保人出具稅延養老保險扣除憑證;

      (四)賬戶信息查詢,為參保人提供自助式稅延養老保險信息查詢服務;

      (五)產品名錄公示,向社會公布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清單;

      (六)監管信息報送,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報送稅延養老保險統計數據;

      (七)稅務稽核,向稅務機關報送稅延養老保險業務有關信息,支持稅務機關要求的稅務稽核有關操作;

      (八)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功能。

      第三十九條 保險公司負責采集參保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和個人權益信息,與中保信平臺實現系統對接、信息報送和數據交互,并確保信息報送和數據交互過程中有關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第四十條 保險公司、中保信應當建立稅延養老保險信息保密制度,嚴格用戶權限管理,切實保護參保人信息安全。

第九章 服務管理

      第四十一條 保險公司經營稅延養老保險業務,應當完善組織架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人員配備,向參保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運營管理服務。

      第四十二條 保險公司應當遵循“便民、高效、快捷”的服務原則,向參保人提供移動終端、柜面、電話、網絡等多種服務形式,滿足差異化服務需求,匹配線上線下一體化系統支持平臺。

      第四十三條 保險公司應當以移動終端、書面等形式每年至少一次向參保人主動提供個人賬戶信息和產品信息,并向參保人提供通過移動終端的實時查詢服務。保險公司通過各種形式提供的服務信息應保持一致。

      第四十四條 保險公司稅延養老保險業務服務網點應配備具有明確標識的柜臺或服務人員,具備政策宣傳、業務咨詢、信息查詢、投訴受理等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便捷服務。

      第四十五條 保險公司應能夠在中國境內提供異地的養老年金給付、全殘保險金給付、身故保險金給付、產品轉換等服務,滿足參保人異地服務需求。

      第四十六條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投訴處理機制,積極解決與客戶之間的爭議,切實維護客戶合法權益。

第十章 信息披露

      第四十七條 保險公司、中保信應當按照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對稅延養老保險進行信息披露。

      第四十八條 保險公司應當在其官方網站的顯著位置,向社會公眾公布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保險條款、服務內容、服務承諾、養老年金領取和保險金給付流程、C類產品投資經理信息、咨詢投訴方式、客戶服務聯系方式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十九條 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材料應由總公司統一管理,確保所披露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第五十條 中保信應通過中保信平臺向社會公布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及產品名單、業務辦理流程、咨詢方式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一章 監督管理

      第五十一條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對稅延養老保險業務進行監管。保險公司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定期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報送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相關報告。

      第五十二條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派出機構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范圍內履行監管職責。派出機構應當與地方財政、稅務、人社等部門做好溝通配合,加強對轄區內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動態評估,總結試點經驗,維護市場秩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第五十三條 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經營情況應當接受當地財政、稅務、人社、審計等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公開透明運行。

      第五十四條 保險公司不滿足第六條有關條件時,應當停止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新業務直至其重新滿足有關條件。

      第五十五條 保險公司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二章 附則

      第五十六條 本辦法規定的重大行政處罰,是指保險公司受到下列行政處罰:

      (一)單次罰款金額在15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150萬元)的;

      (二)限制業務范圍的;

      (三)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一年以上(含一年)的;

      (四)責令停業整頓的;

      (五)計劃單列市分公司或省級分公司被吊銷業務許可證的;

      (六)董事長、總經理被撤銷任職資格或行業禁入的;

      (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重大行政處罰。

      第五十七條 本辦法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五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