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人社函〔2020〕8號
市屬各高校,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衛生健康委,各有關單位:
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用工、重點群體就業等工作。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期,即將迎來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和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做好疫情防控和就業工作責任重大。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 財政部 交通運輸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5部門《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精神,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優先保障重點企業復產用工。對疫情防控必需、城鄉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以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簡稱五類企業),各區要指定就業服務專員對接,開展返崗情況和用工需求摸查,優先發布用工信息,用工需求信息及時歸集到市就業培訓信息系統?!澳匣洿号薄ⅰ按猴L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各區確保采集和發布用工信息任務完成率為2020年度空崗信息采集任務的30%以上。各區要摸查復工企業的用工需求,建立重點企業用工缺口臺賬和急需緊缺崗位清單,通過本地挖潛、余缺調劑、組織見習、協調實習生等,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對當地勞動力難以滿足需要的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強市級統籌勞務協作,鼓勵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機構跨區域、跨行業輸送勞務資源;對本市勞動力難以滿足的,通過加強區域勞務協作,協助企業開展定向跨區域招聘。
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與其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就業登記并按規定繳納1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由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五類企業成功介紹員工的(持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廣州市就業培訓信息系統錄入空崗信息和求職者信息,匹配并開具職業介紹推薦信,并及時在系統反饋職業介紹成功結果),由就業補助資金按每人400元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
二、引導錯峰、有序、安全復工。人社部門要根據市政府疫情防控安排,抓緊摸清轄區內企業、工程項目開復工時間,在官網、官微開設專區發布,按照輕重緩急,分類指導、分期分批引導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穗返崗。要督促轄區內用人單位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員工通報開復工時間。要加強與勞動力輸出地的溝通對接,依托輸出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勞務站向轄區勞動者定向推送開復工時間和崗位需求信息。針對務工人員流動特點,編制發布預防手冊,指導勞動者做好居家隔離和返崗務工的相關防護。全面落實復工防控條件,針對企業行業不同特點特別是勞動密集程度,按照《廣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導其做好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配置工作。
三、加強人文關懷。對滯留在疫情嚴重地區的勞動者,通過發送慰問短信、公告、慰問信等形式,關心其健康和生活情況,妥善做好安撫和疏導。對從湖北入穗的勞動者,指導其按規定做好隔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勞務派遣用工,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并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所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50%補貼企業,所需資金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中列支。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不得發布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招聘信息,各類用人單位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絕招用相關人員。對受疫情影響的失業人員,及時落實失業保險待遇;生活確實困難的,可按規定申請臨時救助。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難以外出的返鄉務工人員,有就業意愿的,各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主動推薦其就地就近就業;有創業意愿并實現成功創業的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補貼項目;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通過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
四、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將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2019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為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含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人員)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補貼;平臺企業(電商企業)以及新業態企業參照執行。按照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5部門《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規定,統籌使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于受疫情影響企業或勞動者的穩定崗位、促進就業、保障基本生活等方面支出。對春節期間(截至2020年2月9日)生產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按照開工和復工人數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就業補貼,所需資金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中列支。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受疫情影響堅持不裁員且正常發放工資的企業,享受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應屆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在2020年1月24日后到期的,階段性延長至2020年6月30日,延長期間所需資金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中列支。積極發揮創業擔保貸款作用,對已發放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財政部門繼續給予貼息支持;因疫情影響經營受損,在疫情發生期間未能及時還貸的,借款人可在疫情解除后30天內恢復正常還款并繼續享受貼息;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個人和小微企業,鼓勵經辦銀行申請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納入對銀行發放貸款年度考核中考慮因素。對主動減免入駐在孵創業企業(團隊)租金的運營主體為非國有企業(機構)的省級、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按照租金減免總額的30%給予補助,每個基地補助總額不超過20萬元(不得重復申領其他政府部門給予的租金補貼),所需資金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中列支,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為國家級、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五、多措并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充分利用國家、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以及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開展就業服務,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布機制。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延長報到接收時間,可通過信函、傳真、網絡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就業報到手續。疫情防控期間,暫停各地事業單位線下招聘活動,視情調整2020年度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基層服務項目招募筆試面試時間,筆試已經結束的推遲面試時間,調整后的時間要及時告知考生并向社會公告。加強求職心理疏導,組織有經驗的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和高校心理學教師,推出一批在線咨詢指導課,開通心理熱線。
六、優化完善線上就業服務。引導用人單位、勞動者選擇網上服務平臺、手機APP等非接觸式途徑,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補貼申領等各類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辦理就業創業補貼等業務的扶持對象,允許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補辦。各區要創新服務方式,拓寬崗位信息獲取路徑和渠道,加強就業崗位信息在線發布和動態更新,加強崗位信息向上歸集共享,針對企業和勞動者分別制定具體清晰的服務指引,通過各類主流媒體提前發布;組織街道、鄉鎮工作人員通過公告欄、短信、微信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發動,提高網絡招聘活動的知曉度。要根據企業性質和崗位特點設置行業性、專業性、針對性強的專場招聘會,創新和完善招聘形式。“南粵春暖”、“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全市組織網絡招聘會不少于185場(其中各區組織網絡招聘會15場次以上,五類企業等專場特色招聘會5場次以上)。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積極發揮作用。各區要根據當地疫情狀況和黨委政府部署,確定并公告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窗口開放時間,有序疏導現場流量,及時消毒、保持通風,配備體溫檢測設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七、全力做好就業形勢監測。各區人社部門要加強就業形勢監測分析,與區發改、統計、工信、商務、衛健、街道等部門密切溝通,緊盯企業復工前后集中求職、集中用工的重點時段,全力做好企業開工和人員復工情況監測,重點掌握“五類企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復工復產用工情況,切實做到企業產能清、員工總數清、缺工人數清、空崗結構清、問題困難清。各區要針對企業用工短缺情況,制定短、中、長期用工解決方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本通知執行期限為疫情防控期間。各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應對疫情的重大決策部署,在疫情防控中抓好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指導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切實穩定企業和市場信心。各區人社部門要成立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就業服務工作專班,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責任、主動作為、加強協調,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州市教育局
廣州市財政局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2月17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相關政策解讀:《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5個部門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讀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