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靈活就業人員服務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2020年7月30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廣東省靈活就業人員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從2020年9月1日起實施,試行兩年。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文件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在“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中要“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形態”也是脫穎而出,要順勢而為。李克強總理多次對支持靈活就業作出具體要求,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靈活就業人員的具體措施。2019年底印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的具體政策舉措,支持勞動者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2020〕12號)(即我省2.0版“促進就業九條”)也提出了加強靈活就業服務管理,放寬參保條件,開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落實社會保險補貼等系列政策措施?!掇k法》的出臺主要是貫徹中央關于穩就業、保居民就業部署和省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保障靈活就業人員權益。
二、主要政策內容和亮點有哪些?
(一)明確靈活就業人員的對象范圍。《辦法》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范圍主要包括個體經營者、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等4類。
(二)將靈活就業納入就業管理服務體系。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就業失業登記范疇,實行承諾制便捷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同時,建立新業態平臺靈活就業人員就業信息采集制度。將大批游離在現行就業服務管理體系外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服務管理,促進靈活就業人員平等享受政府公共就業服務。
(三)健全靈活就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養老保障方面放寬參保條件,取消外省籍和本省跨市流動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年限、年齡等條件。靈活就業人員(含外省籍)憑身份證件和就業登記證明可在就業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本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也可憑身份證件在戶籍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不能到能的突破,構建了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分段繳費、支持非勞動關系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等多元化的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體系,在廣州、深圳、佛山三市開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推動靈活就業人員獲得更好的勞動保護。
(四)健全靈活就業技能晉升體系。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參加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技能提升補貼,生活困難的給予生活費補貼;支持新業態企業開發相關領域職業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培訓課程標準,給予補貼。靈活就業人員中的專業技術人才,可由人事代理機構或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設立的職稱申報點按規定申報評審相關專業技術職稱。
(五)完善靈活就業服務和統計制度。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公共人才就業服務范圍,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健全靈活就業統計制度,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城鎮新增就業、失業再就業等指標統計范疇,為政府掌握社會就業失業情況、更好服務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支撐。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對個體經營者給予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等政策;在新業態平臺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購置生產必需工具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支持范圍。例如,網約車司機購置網約車就可以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并享受政府補貼利息。
(六)強化靈活就業權益保護和兜底保障。加強勞動監察力度,依法糾正、查處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對未建立勞動關系、不適用現行勞動法律法規的,引導就業單位與靈活就業人員簽訂民事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引導當事人通過人民調解組織、工會和行業協會等途徑調解解決糾紛。對登記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加大幫扶力度,生活困難的給予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符合低保條件的協助引導申請社會救助。
三、如何推進政策落實?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推送,多渠道擴大政策知曉度,營造有利于促進和保障支持靈活就業的良好氛圍。同時,加快制定政策實施細則,明確辦理條件和經辦流程,推動政策盡快落實落地,紅利第一時間得到釋放。在政策實施過程中,適時開展政策效果評估,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整完善政策措施,切實做好靈活就業人員服務和權益保障,促進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穩定就業大局。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