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實施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個人所得稅政策,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推廣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為方便納稅人理解,現對《公告》中主要問題解讀如下:
一、《公告》出臺背景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為進一步推動醫療保障事業發展,在2016年1月1日以來全國31個城市試點的基礎上,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制發了《關于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39號),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為便于納稅人及時享受政策、規范納稅申報,稅務總局制發了《公告》,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操作問題。
二、《公告》主要內容
(一)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適用對象
財稅〔2017〕39號文件規定,適用商業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人,是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以及取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伙企業個人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經營者。同時,《公告》進一步明確,取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連續3個月以上(含3個月)為同一單位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所得。
(二)納稅申報的有關要求
為便于扣繳義務人、個體工商戶業主、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和合伙企業個人合伙人的納稅申報,《公告》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支出稅前扣除,仍沿用原納稅申報表,但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在納稅申報時,需要附報《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載明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支出的明細信息。同時要求,納稅人未續保或退保的,應及時告知扣繳義務人或主管稅務機關終止稅前扣除。
以單位統一組織為員工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情況為例,單位在履行扣繳義務、填報《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時,將當期扣除的個人購買保險支出金額填至“稅前扣除項目”的“其他”列中,并同時填報《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三)核定征收個體工商戶的相關征管規定
為確保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政策的普及性,便于核定征收個體工商戶享受優惠政策,《公告》第四條規定:“實行核定征收的納稅人,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主管稅務機關按程序相應調減其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
(四)“稅優識別碼”的使用
“稅優識別碼”由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臺按照“一人一單一碼”的原則確定后下發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打印在保單上,是納稅人據以稅前扣除的重要憑據。因此,納稅人在稅前扣除商業健康保險支出時,均需提供“稅優識別碼”。
(五)施行時間
《公告》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同時,試點期間執行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3號)同時廢止。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