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网站免费在线,亚洲欧美日本韩国,亚洲自偷自偷图片在线,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逼逼网站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會計管理

關于征求《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意見的通知 財辦會〔2017〕16號

——更新時間:2017-06-09 03:41:49 點擊率: 4568

財辦會〔2017〕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務司,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財務局,武警部隊后勤部財務部,有關中央部門財務部門:

為貫徹落實《會計法》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要求,規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活動,保障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合法權益,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素質,我們起草了《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征求意見稿)》。請組織征求意見,并于2017年7月6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財政部會計司。

聯系人:財政部會計司會計人員管理處  魏曉惠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南三巷3號,100820

聯系電話:010—68553026、68552670(傳真)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

1.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征求意見稿)

2.關于《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


 


 

財政部辦公廳

2017年6月1日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規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活動,保障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合法權益,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5號),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應當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會計行業發展要求,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為經濟社會和會計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第四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把握會計行業發展趨勢和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從業基本要求,突出提升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引導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更新知識、拓展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突出重點,提高能力。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面向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全面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進一步改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結構。

(三)加強指導,創新機制。在統籌規劃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各方面教育資源,引導社會辦學單位參與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并不斷豐富繼續教育內容,創新繼續教育方式,整合繼續教育資源,提高繼續教育質量,逐步形成政府部門規劃指導、社會單位積極參與、用人單位支持督促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新格局。

第五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享有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利和接受繼續教育的義務。

第六條  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自取得資格的次年開始參加繼續教育,并在規定時間內取得規定學分。

第二章  管理體制

第七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實行統籌規劃、分級負責、分類指導的管理體制。

第八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對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進行綜合管理和統籌協調,財政部負責制定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政策,監督指導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對本地區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進行綜合管理和統籌協調,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本地區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本單位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利。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應當適應崗位需要和職業發展的要求,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完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第三章  內容與形式

第十條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主要包括會計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等。

(一)會計理論繼續教育,重點加強會計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的培訓,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二)政策法規繼續教育,重點加強會計法規制度及其他相關法規制度的培訓,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依法從事會計工作的能力;

(三)業務知識和技能訓練繼續教育,重點加強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的會計準則制度等專業知識、內部控制、會計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技能;

(四)職業道德繼續教育,重點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培訓,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水平。

第十一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自愿選擇參加繼續教育的形式。

第十二條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一)參加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繼續教育管理部門)組織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師資培訓、會計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會計培訓;

(二)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公布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構(以下簡稱繼續教育機構)組織的會計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會計培訓;

(三)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公布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所在單位組織的會計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會計培訓;

(四)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訓;

(五)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

(六)參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以下簡稱省級財政部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的高端會計人才培訓;

(七)參加中國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培訓;

(八)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組織的其他形式培訓。

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定期公布繼續教育機構或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所在單位名稱等相關信息。

第十三條  除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繼續教育形式外,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形式還包括:

(一)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全國會計領軍人才考試,以及省級財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的高端會計人才考試;

(二)參加會計、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以及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稅務師考試;

(三)參加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會計類專科以上學位學歷教育;

(四)承擔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或其認可的會計學術團體的會計類研究課題,或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經濟管理類報刊上發表會計類論文;

(五)公開出版會計類書籍;

(六)參加省級以上財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省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或其認可的會計類知識大賽;

(七)繼續教育管理部門認可的其他形式。

第十四條  繼續教育機構應當根據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的從業要求,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提高培訓效果和質量。

第十五條  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應當積極推廣網絡教育、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方式,提高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教學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四章  學分管理

第十六條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采取學分制管理制度,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不得少于90學分,其中,專業科目一般不少于總學分的三分之二。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第十七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繼續教育形式,繼續教育學分計量標準如下:

(一)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組織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師資培訓、會計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會計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二)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公布的繼續教育機構組織的會計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會計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三)參加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公布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所在單位組織的會計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會計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四)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五)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六)參加省級財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的高端會計人才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七)參加中國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培訓,經所屬注冊會計師協會確認的,每學時折算為1學分。

第十八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本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的繼續教育形式,繼續教育學分計量標準如下:

(一)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全國會計領軍人才考試,以及省級財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的高端會計人才考試,被錄取的,折算為60學分;

(二)參加會計、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以及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稅務師考試,每通過一科考試,折算為60學分;

(三)參加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會計類專科以上學位學歷教育,通過當年度一個學習科目考試或考核的,折算為60學分;

(四)獨立承擔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或其認可的會計學術團體的會計類研究課題,課題結項的,每項研究課題折算為60學分;與他人合作完成的,每項研究課題的第一作者折算為6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30學分;

(五)獨立在有國內統一刊號的經濟管理類報刊上發表會計類論文的,每篇論文折算為60學分;與他人合作發表的,每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折算為6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30學分;

(六)獨立公開出版會計類書籍的,每本會計類書籍折算為60學分;與他人合作出版的,每本會計類書籍的第一作者折算為6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30學分;

(七)參加省級以上財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省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或其認可的會計類知識大賽,成績合格或受到表彰的,折算為60學分。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均在當年度有效,不得結轉下年度。

第十九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所屬繼續教育管理部門跨省級管轄范圍發生變化的,當年度繼續教育學分可合并計算。

第二十條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未經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公布的繼續教育機構組織開展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繼續教育管理部門不為其辦理繼續教育事項登記。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未經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公布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所在單位組織開展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繼續教育管理部門不為其辦理繼續教育事項登記。

第五章  機構管理

第二十一條  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繼續教育機構建設,構建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

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應當充分發揮國家會計學院、中國會計學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會計人員培訓基地(中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教育資源的主渠道作用,鼓勵、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參與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第二十二條  繼續教育機構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備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教學場所和教學設施;

(二)擁有與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師資隊伍和管理力量;

(三)制定完善的教學培訓計劃、管理制度和其他相關制度;

(四)能夠完成所承擔的培訓任務,保證培訓質量;

(五)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繼續教育機構應當認真實施繼續教育教學計劃,向社會公開繼續教育的范圍、內容、收費項目及標準等情況。

第二十四條  繼續教育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檔案,根據考試或考核結果如實出具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證明,并在培訓結束后及時將有關情況報送所在地繼續教育管理部門。

第六章  師資與教材

第二十五條  繼續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專兼職結合的原則,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理論水平高的業務骨干和專家學者,建設繼續教育師資隊伍。

第二十六條  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教材建設,逐步形成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教材體系,以適應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需要。

第二十七條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