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网站免费在线,亚洲欧美日本韩国,亚洲自偷自偷图片在线,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逼逼网站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稅收征管

[11.14] 調整后的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政策答疑

——更新時間:2007-11-14 11:41:13 點擊率: 3694

 

調整后的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政策答疑

2007年09月06日

 
    為保障殘疾人的切身利益,更好地發揮稅收政策在鼓勵殘疾人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近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字[2007]92號)(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行調整后的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政策。為便于廣大社會公眾理解文件精神,現對《通知》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給予解答。
  問:調整后的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政策,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單位將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答:調整后的稅收政策實施后,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單位可以享受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政策內容包括:
  在流轉稅方面,由主管稅務機關按單位實際安置殘疾人的人數,限額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其中,每位殘疾人每年可退還的增值稅或減征的營業稅的具體限額,由縣級以上稅務機關根據單位所在縣(含縣級市、區、旗)適用的經省(含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準的6倍確定,但最高不得超過每人每年3.5萬元。
  在所得稅方面,對安置殘疾人的單位實行按照支付給殘疾人的實際工資稅前據實扣除,并加計100%扣除的辦法。單位實際支付給殘疾人的工資加計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可準予扣除其不超過應納稅所得額的部分,超過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同時,對單位按照規定取得的增值稅退稅或營業稅減稅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問: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是否可以享受此稅收政策?調整后的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政策中對擬享受政策的單位規定了哪些條件?
  答:關于享受政策的企業所有制性質問題,是調整前后政策的主要差別之一。為了給各類企業間創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鼓勵更多的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調整后的政策的適用范圍由現行的民政部門、街道和鄉鎮政府舉辦的國有、集體所有制福利企業擴大到由社會各種投資主體設立的各類所有制企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企業所得稅“兩法合并”改革正在順利推進;車船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也自2007年1月1日起適用外資企業,今后內、外資企業面臨的稅收待遇將逐漸趨同,因此這次調整后的政策把外資企業也納入進來。外資企業從2008年1月1日起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
  對擬享受政策的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包括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工療機構和其他單位),調整后的政策規定了如下條件:
  一是依法與安置的每位殘疾人簽訂了一年以上(含)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且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在單位實際上崗工作。
  二是單位實際安置的殘疾人占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應高于25%(含),并且實際安置的殘疾人人數多于10人(含)。實際安置的殘疾人占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低于25%(不含)但高于1.5%(不含),并且實際安置的殘疾人人數多于5人(含)的單位,可以享受政策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但不得享受增值稅或營業稅優惠政策。
  三是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按月足額繳納了所在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
  四是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實際支付了不低于單位所在縣適用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五是單位具備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基本設施及規章制度。
另外,《通知》中還明確了“六殘”人員的認定范圍,即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的盲、聾、啞、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人員。考慮到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人民警察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證》的殘疾人均有體制保障,而勞動保障部門頒發的《工傷證》由于不是全國統一樣式,并且主要是用于賠償認定,因此,持有上述三證的“六殘”人員不在政策扶持范圍內,但持有上述三證的“六殘”人員將證件轉換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則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問:《通知》中對享受政策的殘疾人范圍是如何界定的?
答:按照原福利企業稅收政策規定,企業只有安置“四殘”人員(即盲、聾、啞及肢體殘疾)達到規定比例才可享受優惠政策。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殘疾人認定標準已進一步科學化,殘疾人的范圍也有所擴大。為了使具有勞動能力的各類殘疾人享有同樣的就業機會,調整后的政策將現行政策規定的“四殘”人員擴大到“六殘”人員,新增加了智力殘疾人和精神殘疾人。其中,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介紹,精神殘疾人員目前主要集中在工療機構等適合其特點的單位就業,因此,政策規定工療機構等適合安置精神殘疾人員就業的單位可以將精神殘疾人員計入殘疾人員人數。
問:如果企業正在享受其他稅收優惠,那么是否可以同時享受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答:如果納稅人既適用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又適用下崗再就業、軍轉干部、隨軍家屬等支持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可由納稅人選擇適用最優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執行。納稅人在執行調整后的政策規定的工資加計扣除應納稅所得額政策的同時,可以享受其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問:對享受退還增值稅政策的企業有哪些具體規定?對稅務機關辦理退稅有時限要求嗎?
答: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僅適用于生產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取得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的單位,但不適用于上述單位生產銷售消費稅應稅貨物和直接銷售外購貨物(包括商品批發和零售)以及銷售委托外單位加工的貨物取得的收入。主管國稅機關應按月退還增值稅,本月已交增值稅額不足退還的,可在本納稅年度內以前月份已交增值稅中退還,仍不足退還的可結轉本年度內以后月份退還。
問:《通知》中對享受營業稅政策的企業有何具體規定?總局對基層稅務機關有辦理時限要求嗎?
答: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營業稅優惠政策僅適用于提供“服務業”稅目(廣告業除外)取得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的單位,但不適用于上述單位提供廣告業勞務以及不屬于"服務業"稅目的營業稅應稅勞務取得的收入。主管地稅機關應按月減征營業稅,本月份應繳營業稅不足減征的,可結轉本年度內以后月份減征,但不得從以前月份已交營業稅中退還。
問:兼營適用增值稅和營業稅業務的單位,如何適用政策?
答:兼營享受增值稅和營業稅稅收優惠政策業務的單位,可由單位自行選擇適用的稅種,選定后一年內不得變更。
問: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是否可以享受此次稅收優惠政策?
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教育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字[2004]39號)第一條第7項規定:對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可以比照福利企業標準,享受國家對福利企業實行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所謂"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是指設立的主要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并由學校出資自辦、由學校負責經營管理、經營收入全部歸學校所有的企業,只要符合《通知》第五條第(二)項條件,即可享受此次調整后的政策規定的流轉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這類企業在計算殘疾人人數時可將在企業實際上崗的特殊教育學校的全日制在校學生計算在內,在計算單位在職職工時也要將上述學生計算在內。
問:對正在享受稅收政策的福利企業,如果沒能為殘疾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不是從7月1日起就不能享受新的政策了?
答:對遼寧、大連、上海、浙江、寧波、湖北、廣東、深圳、重慶、陜西等10個試點省、市的正在享受稅收政策的企業來講,應當已經為殘疾職工繳納或者補繳社會保險。對試點地區以外的其它地區,2007年7月1日前已享受原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單位,凡不符合《通知》第五條第(三)項規定的有關繳納社會保險條件,但符合第五條規定的其它條件的,主管稅務機關可暫予認定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單位。2007年10月1日起,對仍不符合該項規定的單位,應停止執行稅收優惠政策。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