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企業,投資、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損失該如何處理?
——更新時間:2015-07-22 02:12:04 點擊率: 3049
企業“走出去”投資、經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比如投資資產因戰爭、自然災害等原因損毀、滅失。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青海昌財糧油工貿有限公司的案例值得借鑒。
日前,西寧市地稅局針對“走出去”企業普遍不了解國際稅收和稅收協定的現狀,開展了上門走訪、送政策到企業活動。當稅務人員來到青海昌財糧油工貿有限公司時,發現該公司頭發有些花白的劉總經理愁眉緊鎖。經詢問得知,該公司在尼泊爾投資建設的糧油加工項目,在2015年5月發生的7.5級強烈地震中損失慘重,劉總經理不知道損失該怎么處理。
據了解,青海昌財糧油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糧油收購、精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私營企業,致力于青藏高原無公害、無污染綠色農副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公司有員工380多人,是青海省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感召下,該公司走出國門到尼泊爾投資建設了糧油加工項目,項目才完工不久??墒翘煊胁粶y風云,今年5月,尼泊爾發生了7.5級強烈地震,該公司新建的化驗室、儲油庫、精煉車間、預榨車間、機修車間、配電室、鍋爐房以及職工食堂、宿舍等設施全部倒塌,造成550萬元的巨大損失,企業頓時陷入生存困境。
了解企業情況后,西寧市地稅局稅政處處長李國勝詳細向劉總和企業財務人員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泊爾王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告知企業,強烈地震造成的企業資產損失事項可以向尼泊爾當地稅務部門提出享受稅收優惠申請,包括延期納稅、稅前抵扣、虧損彌補等。同時提醒企業,雖然企業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利潤,但可以用同一國家(地區)其他項目或以后年度的所得按規定彌補。也就是說,雖然該公司尼泊爾糧油加工項目發生的虧損,不能抵減國內公司的利潤,但可以用尼泊爾糧油加工項目以后年度取得的利潤彌補。此外,糧油加工項目在尼泊爾已經實際繳納的稅收,可按規定申請回國抵免。
通過政策輔導,使企業明白550萬元的資產損失可以在尼泊爾的投資企業中稅前扣除,因為尼泊爾國內所得稅稅率為25%,稅前扣除以后可以少繳所得稅137.5萬元。“我們本來就比內地企業經驗少、信息閉塞、底氣不足,發生損失后更加著急。西寧地稅局的服務,讓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的國際稅收知識,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真是雪中送炭啊!”劉總感慨地說。
西寧市地稅局副局長陳允春介紹,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西寧市不少企業便相繼展開研究,努力找到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契合點,希望搭乘“一帶一路”順風車的企業越來越多。青海昌財糧油工貿有限公司、青海伊聯旅行社有限公司等企業逐漸成為西寧市“走出去”企業的典范。由于各種原因,青海企業普遍不了解國際稅收知識和稅收協定,對“走出去”的稅收風險認識不足,防控能力差。為此,西寧市地稅局開展了上門走訪、送政策到企業、簽訂需求意向書等專項活動,以引導企業用好稅收協定作為著力點,深入企業,開展個性化“私人訂制”稅收服務,并向企業免費贈送稅收宣傳資料及業務書籍,現場講解對外投資稅收風險及稅收優惠政策,與各“走出去”企業簽訂企業需求意向書。
“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全方位、多領域的稅收政策指引,幫助企業了解了稅收協定相關內容,輔導企業做好所得稅稅收抵免申報,幫助企業避免被雙重征稅,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是此次活動的重點。”陳允春說,下一步,西寧市地稅局將利用門戶網站、稅企QQ群、微信公眾平臺、12366納稅服務熱線、納稅人學堂、辦稅服務廳液晶顯示屏打造立體化宣傳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宣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稅收協定和對外投資稅收政策,為“走出去”企業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