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采購人員頭暈暈,供應商說開專票要加點。特別是原營業稅納稅人的采購人員,該如何從定價方面面對營改增呢?本文將進行分析。
舉例:公司要采購一批貨物,供應商開價100元,按規定簽了合同付了款。等到要發票時,對方說開普票要加3點,開專票點數更高……這種情況是否為采購人員和采購人員經常遇到的情形呢?
小編匯總采購人員談價時需考慮的幾個要點:
一、報價為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
采購人員在與供應商談判時,應確定報價為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上述例子供應商開價100元為不含稅價,若要開票要加價,這是現實中采購人員經常遇到的情形。但往往采購人員并不了解含稅價和不含稅價的區別,等到財務人員催發票時才發現原報價為不含稅價,不要發票吧,稅前不能扣,要發票吧,超過預算。怎一個虧字了得?
二、供應商為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
采購人員需注意供應商身份將影響取得發票的類型和難度。如果為小規模納稅人,一般對方會以無法開具專票搪塞業務人員,或者開專票要求增加稅點。實際上,小規模納稅人開具普票和開具專票的稅務成本是一樣的,只不過需要去稅局代開,手續比較麻煩而已。
三、發票為普通發票還是專用發票
如果開具發票,需要約定是開具普通發票還是專用發票。畢竟,對于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取得專用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無形中減少了稅務成本。
四、開票稅率為多少
如果約定開具專用發票,仍需注意開票稅率。比如一般納稅人出租營改增前取得的不動產,可選擇簡易計稅方式(5%)或一般計稅方式(11%)。在定價一定的情況下,取得11%的增值稅專票比取得5%的專票,實際成本更低。
話不多說,來個對比表!假設采購業務的報價為100元,取得不同發票對成本的影響對比如下:
采購人員如何看懂這張表呢?對同一采購業務,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企業沒有很多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情況下,若供應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金額為a,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含稅價為b,應稅服務稅率為x%:
當a≤b/(1+x%),可以接受供應商提供普通發票。
當a>b/(1+x%),應該選擇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