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養老硬件設施體系
1.加快市級示范性養護設施建設
加快市級供養型、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立項規劃深圳市養老創新工程,為建立智能化養老網絡提供硬件基礎。
建設養老創新服務中心,規劃、明確本規劃目標的功能,主要包含老年人活動中心、示范性老年養護院、養老服務公共技術平臺、養老用品營銷中心、老年服務類社會企業展示園等內容。
建成并運營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和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新址)建設。創建新型治理體制和專業化管理體制,配置設施設備,建章立制、明確職責任務及評估辦法。
2.建設、改造和完善各區(新區)社會福利中心
全面提高各區社會福利中心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各區(新區)沒有福利中心的要建成福利中心,床位滿足不了公共服務的,改造升級,在此基礎上,要建章立制、配置專業人員,加強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創建國家和廣東省示范性養老服務機構。
明確養老民生工程項目進度安排,統籌科學推進養老工程完成時間和進度安排:切實提升福田區福利中心、羅湖區社會福利中心、南山區社會福利中心(頤老院)、鹽田區福利中心老人院、寶安區福利中心寶馨頤養院等運營管理水平。加快推動龍華新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坪山新區養老院、龍崗區級養老院、大鵬新區養老院、寶安區養老院、鹽田區社會福利中心改擴建項目、福田區社會福利中心擴建工程等項目選址和規劃建設。
3.完善街道級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
在各街道建成日間照料中心的基礎上,有條件、有需求的街道要規劃建設適度的日間照料中心。建成日間照料中心的,全面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能力;出臺補貼、支持政策,在敬老院改革的基礎上,全面完成各敬老院改革和升級達標。
4.加快便捷性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建設
完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按照方便適用、功能配套的要求,充分整合利用社區現有資源,采取新建、擴建、改建、購買、置換等方式,建設一批集生活照料、文化娛樂、臨床護理、失能康復、精神關愛、老年大學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以星光老年之家為基礎,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功能。明確社區服務中心的養老功能。加強社區康復中心養老功能建設,從事社區內老年人健康檔案管理、信息采集等未病管理、慢病管理,打造健康深圳。
5.加快功能性養老設施建設
出臺政策支持社會建設臨終關懷醫院,積極推動醫養結合進程,鼓勵多種方式或在醫院增加臨終關懷床位300-500張,配置醫療器械、康復器具及專業醫護人員,提供醫療衛生及臨終關懷服務。入住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發生的符合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分別按照醫保相關規定報銷結算。探索將針對特定老年人的護理費用采取包干等方式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三)創新和拓展養老服務體系
1.以信息化技術創新智能養老服務
以智能化養老網絡為支撐,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思維構建全方位的養老服務管理中樞,明確數據統計、服務、評估和管理等功能模塊,構建開放、高效、低成本的創業空間,促進更多創業者、創新型企業以跨區域、跨領域的方式參與養老服務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新帶動產業,實現養老服務智能化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和服務。
2.全面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成立機構,建設以養老服務大數據管理服務中心為核心的居家養老服務電子和物理網絡體系。以深圳市、區級養老機構為第一級養老圈,延伸到各區的日間照料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及星光養老點二級圈、再延伸到各個有老人的家庭三級圈,為老人提供不同類型健康管理、科技養老、機能康復和家政服務,確保向90%的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7%部分失能的老人提供社區養老和3%完全失能的老人提供機構養老。
3.推進老齡服務分類管理
明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和非基本公共養老服務對象范圍,相應實行不同的政策制度。對基本公共養老服務,主要由政府承擔資源投入,實施民政部門定價、發改部門備案的政府定價機制,并明晰服務對象資格條件和申請制度。非基本公共養老服務由社會力量舉辦,政府根據非營利和營利等不同類別,在土地供給、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等方面分類給予扶持或補貼。對非基本公共養老服務實行分類收費價格機制,其中非營利性養老服務實行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的收費價格機制,營利性養老服務實行市場主導的收費價格機制。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在扣除運營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有關規定提取其它必須的費用后,出資人可以從結余款中取得合理回報。
4.建立養老服務需求和供給評估制度
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評估機構,制定完善政府、社會和市場分類輪候及機構、社區、家庭和個人分類養老的評估標準和辦法。定期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經濟收入、家庭狀況、戶籍和居深時間長短等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其享受福利服務的層次類型、輪候順序及政府補助資格。戶籍服務對象達到60%以上的養老機構享受特別補助政策。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技能和服務質量開展評估評審,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升級達標。
5.創新為老服務模式
在生活照顧、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方面,根據老年人不同的健康狀況、經濟承受能力等情況,建立分階段、分層次、分年齡、分身體狀況的養老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興辦養老設施。支持以公辦民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開展養老服務。引進國內外資本興辦、運營養老設施,發展養老服務業。按照國家無障礙設施建設與改造的要求,推進城市道路、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建筑無障礙化,創建全國無障礙城市。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